http://m.sharifulalam.com 2014-04-21 11:28 來源:證券日報
日本福島核事故后,受殃及而沉寂許久的中國核電因國家能源局一紙《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再次釋放出重啟,甚至加速發展的信號。
《意見》指出,我國將適時啟動核電重點項目審批,穩步推進沿海地區核電建設,做好內陸地區核電廠址保護。加快完成AP1000(第三代核技術)設計固化、主設備定型,推動AP1000自主化依托工程建設。制訂核燃料技術發展總體戰略規劃,保障核電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同時明確2014年新增核電裝機864萬千瓦。
相對于此,2013年我國僅新增兩臺機組,共221萬千瓦。那么,今年我國核電新增裝機將是去年的近4倍。
同時,在業界看來,以目前國內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綜合造價約150億元,設備費用占項目總投資60%計算,若2014年新增864萬千瓦核電裝機,則核電設備市場將達到750億元-800億元規模,是2013年的2倍以上(去年我國完成核電投資609億元,60%設備費用約為365.4億元)。
今年我國核電市場的近千億元投資,以及未來10年國際市場的約萬億元空間,共同為資本市場勾勒出了一幅核電發展的宏偉藍圖。
聚焦A股市場,目前業務涉及核島等主設備建設領域的上市公司上海電氣、東方電氣、中國一重等。此外核電概念股還包括久立特材、江蘇神通、浙富股份、南風股份等。可以預見,隨著中國核電的重啟,以及“走出去”的實施,這些公司將不同程度受益。
不久前,東方電氣董秘辦負責人曾透過媒體公開透露,2013年核電業務保持良好勢頭,在新招標訂單中獲得70%-80%的份額。該公司與中廣核合作多年,為大亞灣、嶺澳、紅沿河、寧德等核電站提供汽輪發電機等主要設備。
東方電氣董事長斯澤夫對核電推崇有加,他表示,“核能是真正的清潔能源,也是符合環保要求、保障能源供應的最佳選擇之一。火電設備始終存在環保問題,我國天然氣資源又較為緊缺,目前水力資源也已經不多。與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相比,核電的發展水平更為成熟”。
不過,東方電氣的2013年年報顯示,公司核電常規島設備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2.55億元,核電核島設備實現營業收入10.25億元,分別較上年的24.52億元、13.24億元有所下滑。
東方電氣外,上海電氣是提供核島、常規島等主設備的另一家重要公司,其2013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新接核電核島設備訂單逾16億元,同比增長顯著。但與此同時,公司核電核島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6.6%。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前期核電設備供應商的業績下滑,一方面是由福島核事故致使核電項目停滯引起,另一方面也預示著供應商間的競爭正漸趨白熱化。隨著中國核電發展的重啟,上述幾家企業核電板塊的業績會有所轉好,且龍頭地位仍難以撼動,但與此同時,一家獨大的情況已一去不返。因為只有充分競爭,才能夠為中國核電走出去打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