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4-04-04 10:05 來源:財新網
天然氣是中國的最優選擇嗎?揮之不散的霧霾令中國政府下定決心大力發展天然氣,這顯然是國際能源巨頭們的大機會。GE(通用電氣公司)負責全球戰略的副總裁莊睿思(John G.Rice)近日對當下天然氣等新能源話題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中國當前應該多進口天然氣,而不是大舉開發國內的頁巖氣
中國天然氣需求將領漲全球,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整個天然氣市場的規模將是目前的2.5倍。
中國政府已在推動能源價格市場化。能源價格的提高將提升整個初級產品的價格,對經濟的影響不容小覷。中國領導層很清楚,能源價格要由市場決定,但做到向真正的市場化過渡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對于GE而言,我們不去決定或參與價格制定,而是提供最高效的天然氣發電技術、最環保的解決方案。”
中國應增加天然氣進口渠道。美國氣價很低,日本氣價很高,中國的進口氣價應在二者中間。隨著氣源的增加,以及運輸、加工環節的條件和技術成熟,天然氣價格會逐漸回歸理性。
究竟要多久,天然氣才能回歸合理的價位?目前尚難預測,尤其當受到地域政治如烏克蘭事件影響的時候。
GE相當關注特斯拉
“我開過Tesla,這是非常棒的車!”特斯拉創始人Elon Musk計劃建立“千兆工廠”,正在挑戰著美國傳統的電力應用。GE對這類技術的發展相當關注,因為如果成功,也可以應用于電網、輸電的相關領域。
太陽能不太重要
在新能源領域,GE向來有大動作。2010年伊始,GE曾宣布與Prime Star(一家太陽能公司)合作開發太陽能光伏薄膜。
然而今天,太陽能已不是GE關注的重點。“太陽能會繼續發揮一個比較小的作用,因為成本一時半會兒下不來。”
風能及其儲能技術是GE的重點
同樣在2010年,GE加大了在歐洲的風能投資業務。
“風能在整個新能源中權重很高,風能占用了我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與風能相輔相成的是GE正在投入的儲能技術,利用電池技術提高風廠運營效率。例如在風力不足時,可用儲存的能量繼續發電。如果儲能技術實現規模化應用,成本將進一步降低。而節省下來的能源也可資利用,比如解決傳統上風能發電的波動問題,提高風電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