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4-02-18 15:39 來源:英才
作為阿爾斯通(中國)投資公司(以下簡稱阿爾斯通)的新任總裁,高巖對于《英才》記者的每一個提問都要認真思考片刻再做出回答;而對于阿爾斯通運營和技術的一些極端細節,他甚至會表示歉意,“請見諒,我到阿爾斯通的時間還不長,還在努力學習當中,相信半年之后我會給你更滿意的答復。”
高巖嚴謹的性格可能與他曾在德國工作和生活有關。1993年,高巖在西門子德國總部工作,2003年被派回中國任西門子中國公司高級副總裁,負責通訊業務。2013年10月,高巖正式加入到阿爾斯通,并于12月履新中國區總裁一職。
職業上的新選擇自有其邏輯,高巖告訴《英才》記者,西門子和阿爾斯通有很多共同之處,都是能源和交通領域的技術領先者和先進裝備制造者。再有,兩家公司同為世界500強,都有著悠久的歷史,高巖希望在西門子積累的經驗,能夠在阿爾斯通得到展示和發揮。
1958年,阿爾斯通向中國寶成鐵路線提供了25臺電力機車,由此開始了對華業務。這家在中國市場深耕半個多世紀的老牌企業,又如何在日新月異的中國市場更進一步?
高巖告訴《英才》記者,隨著中國能源結構的調整和環保需求的提升,特別是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將為阿爾斯通的核心業務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中國過去幾年在能源和軌道交通項目的投資占這兩個領域全球總投資額的40%左右,而這兩個領域正是阿爾斯通的業務強項”。
押注亞洲水電
最近十年里,阿爾斯通向中國大型水電市場提供了總裝機容量約20%的水力發電設備,并擁有近50%的核電站汽機島市場份額,同時還為國內多個火電項目提供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組,以及循環電廠等產品和服務。
水電業務是阿爾斯通近年來發展較快的細分業務之一。包括三峽工程、向家壩水電站等巨型項目皆有其提供的水輪發電機組。2013年9月,阿爾斯通全球最大的水電設備生產基地在天津開業。
不過,業內也有質疑的聲音:中國大型水電項目建設的高峰期已過,阿爾斯通將其全球最大的水電生產基地建到中國,這里的市場能否消化?
對此,高巖并不擔心,“這里研發和生產的產品不僅要滿足國內市場,還要輻射亞洲甚至全球市場”。高巖告訴《英才》記者,基地內新的全球技術中心(GTC)將滿足亞洲市場對各種類型水電設備的研發需求。
今年初,阿爾斯通與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簽署一份合同,而該合同的產品將由天津的水電設備生產基地負責提供。
研報顯示,在過去的五年中,亞洲是世界水力發電量最大的地區,占世界水力發電總量的25%以上。到2035年,亞洲國家有望占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85%;比如,老撾會有10GW的潛在水電項目,緬甸有超過30GW的項目。
高巖表示,目前阿爾斯通已從一個水電設備市場的小玩家,逐漸變成了今日的“領頭羊”。
競爭軌道交通
前景雖然誘人,競爭卻無處不在,這不僅體現在水電市場,軌道交通也是如此。包括南車、北車等大量本土企業在內,都盯住了這塊蛋糕,市場競爭的慘烈度和復雜性可想而知。
今年初,阿爾斯通在成都和西安贏得了總價值約7500萬歐元的兩個重要合同,“這兩個合同是阿爾斯通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首批地鐵合同。”高巖告訴《英才》記者,基于中西部在未來城鎮化中可能的重要地位,阿爾斯通早就在成都設了辦事處,在西安擁有一家生產列車設備的合資公司。
高巖相信,隨著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將掀起新一輪軌道交通的投資熱潮,“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的軌道交通,地鐵、城鐵、有軌電車的發展潛力都非常大;到2020年城市化率將達到60%,這意味著大量人口要進入城市,其中最大一個問題就是城市交通”。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孔令斌告訴《英才》記者,新型城鎮化的新思路在于控制大城市的規模,著力中小城市的發展。這與軌道交通三大板塊在區域鏈接上的差異化定位不謀而合:運用高鐵鏈接各大城市圈的主干線,城軌地鐵用于滿足單個城市內交通需求的內循環;而構建城市圈內或相鄰城市圈各城市間的快速交通網,則由城際鐵路來解決。
相關研報顯示,到2015年,全國地鐵運營總里程將達3000公里。而2020年,將有40個城市建設地鐵,總規劃里程將達7000公里,是目前總里程的4.3倍。
看好智能電網
城鎮化為阿爾斯通帶來的市場機會,除軌道交通外,在輸配電領域也可能帶來新的投資價值。
“我十分看好兩塊,一塊是高壓和超高壓輸電,大家也知道,這是國家電網一直以來十分倡導和推動的事情,第二塊我個人非常期待、也相信,智能電網會取得大的發展”。高巖告訴《英才》記者,阿爾斯通電網業務在全球輸電行業位居前三名,過去幾年年均營業額超過40億歐元。
阿爾斯通電網業務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2011年3月,阿爾斯通在上海成立了電網業務中國技術中心。其戰略意義與天津水電基地的建立異曲同工。
國家電網計劃2014年固定資產投資4035億元,其中電網投資達到3815億元,與2013年的計劃額相比增長20%左右。4000多億的投資無疑將催生更多的產業亮點,智能電網、充電樁、電氣設備、電器儀表等板塊都可能從中獲益。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任浩寧告訴《英才》記者,國家電網每年的投資不僅能加快中國電網升級,而且還能拉動整個設備市場的發展,增加電力設備制造企業的業績。
因此,包括阿爾斯通、ABB、西門子等跨國企業,以及國電南瑞、平高電氣、許繼電氣和特變電工等眾多有實力的電力裝備公司將分享這一盛宴,業績也會隨之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