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4-02-14 11:05 來源:人民日報
北京2月13日電 據國家海洋局消息:春節前后,我國首次在西南印度洋1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成功實施水下機器人[2.00% 資金 研報]——“海龍”號無人纜控潛水器作業。通過水下機器人的觀測,中國大洋科考擴大了兩個熱液區硫化物的分布范圍,了解到碳酸鹽區的分布特征。這些精細資料將對我國在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的后續科考工作起到重要參考作用。
據悉,本航段“海龍”號突破近底連續作業8小時的紀錄,而以往水下機器人近底工作時間基本都在三四個小時左右。這也是“海龍”號在本航次首次進行與母船配合情況下的自動尋線跟蹤模式作業。但是,在本航段作業中,“海龍”號的機械手、取樣器、溫度計等曾在水下工作時出現異常。上海交通大學水下工程研究所水下機器人系統開發師吳超解釋稱,這可能與設備年頭長、個別零部件不太好用或作業時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