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4-02-13 14:36
智慧城市并非一個產品,而是一個概念,就如水銀落地化成千千萬萬種的智能應用,深入衣食住行等產業,帶給全人類便利、效率、智能的生活。研華總經理何春盛在臺北市電腦公會主辦的2014年智慧城市展展前記者會表示,許多國家及國際大廠已發出積極發展智慧城市訊息,要抓緊這個產業轉型成長的機會。
近日國際大廠在市場上的動作頻頻,像是IBM在年前將X86伺服器產品及業務相關部門出售給聯想,展示IBM本身在高附加價值產品與軟件業務面發展的覺醒;聯想向Google買下摩托羅拉移動展開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布局;宏碁開始談論自有云的建構;另外,微軟新任CEO具有云端相關背景;INTEL最近幾年積極宣告擴大物聯網產業的相關布局。從這些大廠的動態可以看出產業典范的轉移,將從個人的資訊化轉向發展智慧城市的應用面,發展智慧城市的天時已經來臨。
在地利方面,臺灣過去用30年建立了完整的資通訊(ICT)產業供應鏈,這將是進軍智慧城市產業的地利所在,若廠商能在過往的經驗順利進行典范轉移,將會是發展智慧城市的絕佳地利優勢。
由于物聯網、智慧城市產業與傳動的資通訊產業不同,不僅規模龐大且產業關系復雜,每個市場及產業都需要大量不同的專業技術及分工。研華一開始選擇切入工業計算機領域,現在能有發展智慧城市的機會,可產生很多應用,這些應用需要非常多的中小企業參與。
面對所謂的第三波資訊革命,何春盛認為產業應該要有勇敢擁抱改變。智慧城市有機會把臺灣產業帶出困境,而政府的參與是實踐智慧城市的根本。因為智慧城市與物聯網各種應用所需的全面感知、可靠傳遞以及智慧運算等基礎建設,若沒有政府的參與,也只是單純的應用孤島,唯有透過政府強而有力的整合,方能真正落實智慧城市的愿景。——資料整理來自于DIGITIME、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