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2-06-29 17:11 來源:深圳市宇泰科技有限公司
隨著電力事業的蓬勃發展及智能電網的全面建設,作為連接電網與用戶的關鍵節點,智能電表的作用凸現出來,亦被視為智能電網發展的“先行者”。
十二五”規劃將智能電網定為重點發展方向,意味著智能電表迎來很大的市場機遇。智能電表產業不斷升級,智能電表技術不斷更新,對整個資源優化和整合帶來了巨大變化。未來,智能電表將向智能化、小型化、多功能化、精確計量、交互式和高速通信發展。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產品向數據實時海量采集、提供大量附加智能應用,如人機交互性、智能家居控制器方向發展,產品標準將不斷修正和提升。
標準不一制約產業發展
現在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以及各個地方的標準不完全一致。國產電能表的結構形式較多,本地通信協議有數百個不同的版本,而電能表的功能也各式各樣,超過300多種,國內多功能電能表的生產總體上處于各自為政的局面。這不僅對電能表的安裝、使用、管理造成了影響,還嚴重阻礙了國內電能表技術的進步。標準不統一限制了產業發展,標準的不斷完善將促進技術更新,希望智能電表盡快有一個統一標準,對提高整個產業的效率非常有幫助,完全可以社會化大規模生產,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智能電能表還需市場認可
《專項規劃》從政策上引導了智能電表的發展方向,對于智能電表的延伸發展提供了拓展空間。從規劃看,它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設備,是用電信息的生成、傳送、呈現的信息溯源設備。作為高級量測體系及采集處理系統的不可或缺的配套設備,上游信息采集系統及分析系統、通信系統、決算系統等都是電能表廠商的發展選擇,為智能電表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智能電能表產品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但在推廣應用過程中,不論中外都并非一帆風順。最根本的是還沒有激發最終消費者的內在需求。電能表產業是個永恒的產業,每個單位只要用電,就得裝電能表,而且客戶群也比較固定。但它又是一個關系企業利益的計量計費產品,產品創新受到一定的限制,智能電表的市場培育也是需要一個認可的過程。國內外供電企業對于計量計費結算表計有一個嚴格的引入流程,每一個新技術的智能電表產品要引人市場,都要有一個至少兩年的技術驗證期,這其中包括安全可靠、計量準確、系統接入、標 準法規等等環節。
目前,2015年預計本輪標準下的智能電表將逐步輪換結束,需求達到基本平衡。但是第一批智能電表是2010年開始使用的,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電能表需要周期檢定和定期輪換。智能電表市場需求穩步增長,國內每年需求量達到7000萬只以上,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新增用戶數量也將不斷提高。隨著用電需求側發展需求促進智能電表和用電采集系統的快速發展,通信、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了智能電表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推廣和應用。從國際市場來看,國外智能電網建設起步相對滯后,智能電表需求在2015年剛剛進入高峰采購時期,與國內市場形成互補。因此,2015年后智能電表需求依然具有較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