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3-07-11 17:19 來源:時代周報
施耐德與SOHO中國日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施耐德中國區總裁朱海表示,這是施耐德第一次在中國與商業地產合作能源管理優化項目。預計將為SOHO中國的建筑節約最少30%的能耗。
近年來,由于能源價格不斷攀升、能源消費不均衡導致的商業不平衡、氣候變化和大城市的污染等諸多問題,使得綠色和能效經濟成為全球討論的熱點話題,并迫切需要建立一種截然不同的能源發展模式來應對挑戰。這同樣是全球能效管理專家施耐德需要應對的難題。
在施耐德電氣中國區高級副總裁曹瑋看來,對施耐德這樣的能效管理專家而言,這樣的矛盾就意味著市場和商機。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大量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大量樓宇的拔地而起,讓中國市場成為最吸引國際能源巨鱷眼球的大蛋糕。根據專家預計,中國僅工業、建筑、交通三大領域所蘊涵的節能商機就近3萬億元。
打造智慧城市
施耐德成立于1836年,至今已有177年的歷史。施耐德為全球100多個國家的電力、能源及基礎設施、工業、數據中心及網絡、樓宇和住宅市場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其中在能效與基礎設施、工業過程控制、樓宇自動化和數據中心與網絡等市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2012年,施耐德銷售額為240億歐元,當中4%-5%的營收用于研發投入。
目前,施耐德在世界各地擁有200多個智慧城市項目在手,尤以阿聯酋馬斯達爾、西班牙馬德里、里約熱內盧等項目引人注目。
根據記者了解,江森自控、霍尼韋爾、IBM等行業巨頭也紛紛搶灘中國能效管理市場,預計到2020年,能效管理市場的產值每年將達200億美元。曹瑋向記者介紹,施耐德與其他公司爭奪智慧城市這塊大蛋糕的思路并不一樣。其他很多公司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依靠一些由IT管理軟件打造的中央指揮中心來實現管理,而施耐德的起點則有所不同。公司建議智慧城市客戶,先行修復基礎設施,然后再嘗試將所有的系統連接起來。而施耐德在電力、能源等基礎設施方面的能效管理則是駕輕就熟。
“高質量的能效管理能減低能耗,減少碳排放。”根據這200多個能源、交通、水務、公共服務、樓宇等方面的項目統計數據顯示,通過規劃和能效管理,能使項目平均節能30%,其中,水能節約30%,樓宇節能30%,停電次數減少45%,公共照明能耗減少30%,交通延誤減少20%等。曹瑋稱:“如果我們能把能耗降低30%,就相當于幫助冶金企業將毛利率提升了一倍。客戶對這樣的解決方案的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施耐德常向外津津樂道的是,作為全球能效管理專家的智能樓宇理念和未來理想的智能家居情景:電子設備、影音產品及通訊網絡連接在一起,通過施耐德電氣提供的能效管理系統,家中所有開關都可集成在一個控制系統上,人們可以自由操控家中的電器、設施,如燈光控制、窗簾控制,還能清楚看到不同用電設備的用電情況,避免能源浪費。這樣的系統,可以讓家庭每年減少30%的能耗。
由此看來,施耐德轉型顯而易見,它已經從一家傳統的B2B公司轉型成為B2B和B2C并重企業,并開始注重大眾切身的消費體驗。
押寶中國市場
在科技日趨先進,大眾的消費方式發生重大變革的情況下,這家177歲的法國企業,正在加速調整自身步伐和戰略。
施耐德電氣集團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趙國華認為,工業化、數字化和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三個機遇。很多城市也在提打造智慧城市,在交通管理、用水管理和電子產品上,智能化的市場空間非常巨大。
而在施耐德電氣戰略圖中,全球市場被清晰地劃為三個部分—成熟經濟體、發展中國家經濟體、中國市場。施耐德電氣沒有將中國劃入發展中國家經濟體,而是將它單獨列出來,提出和實施一套不同于成熟國家與其他新興國家的獨特戰略。
日前,施耐德剛剛與SOHO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施耐德將為SOHO中國搭建“SOHO中國能效管理及監測中心”,提供相關解決方案和第三方增值服務,協助SOHO中國全面提升持有物業能源管理效率。
對于未來的市場預期,施耐德電氣中國公司的業務量目前在整個施耐德電氣集團占到了全球的第二位,僅次于美國。“我們堅信在中國市場的業務量還會持續增長。”曹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