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3-07-11 14:26 來源:新華金融
以數字化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已從歐美蔓延至中國,而此次革命的主角正是機器人。新時達,這家以電梯控制業務起家的企業,在過去20年中經歷了控制產品和驅動產品兩次創業,而突破機器人業務就是新時達的第三次創業夢。在今年的中國機器人展覽會上,新時達機器人新產品首度亮相。全新亮點登場,新時達能否迎來新時代?
新品機器人驚艷亮相,批量生產前樣機先行
新時達作為上市公司,在信披制度的約束下,此前更多的是自己關起門埋頭苦干。而此次借助國際機器人展會的平臺,新時達首度曬出了自己的機器人。新時達研究中心副總監兼機器人產品部經理周朔鵬在接受大智慧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公司專注于做工業型機器人,其他種類還沒有研發,并且公司定位于中高端市場,專注于做工業型旨在把品牌做好。
記者觀察到在公司的展位前,從客戶到經銷商、貿易商等絡繹不絕。那在此次展會上公司有簽約訂單嗎?“沒有”,周總表示,“此次展會上沒有簽單并不是公司的產品賣不出去,而是目前沒有產能去支撐,因此現在還沒有開始正式銷售,只有行業內的一些示范客戶、示范應用”。關于何時能夠量產,周總稱計劃在明年3月份左右,今年10月份新共產設備到位,開始正式生產,以此推算的的話到明年2、3月份批量推廣的時機就成熟了。
不是跨界轉型,只是產業鏈的提升
新時達是國內電梯控制和變頻領域的領先企業,經過多年的行業積累,公司產品的品牌、質量都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從電梯行業跨越到高端制造,公司的發展前景是否會更上一層樓呢?對此,東方證券左劍明的態度相當保守,他認為,任何一家企業尤其是制造企業很難有跨越式的增長。首先,新時達并非是跨界轉型,他涉足智能機器人行業還是依托于此前主營的客戶粘性,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更準確的說機器人業務實現了產業鏈的分布。其次,研發機器人對于新時達而言并非是創業,而是在現有產業鏈上的提升。
具備雙重先發優勢,欲知潛力首看訂單
大智慧財經評論員李螢分析稱,在電梯控制和變頻領域,新時達基本已經做到了國內行業第一的位置,從而公司在智能控制技術上已經有相當豐富的積淀了。可以說新時達在扎實地做好主業的基礎上努力向上拓展,進入了良性循環。
在采訪中,周總作為研發總監具體介紹稱,新時達是做驅動和控制產品起家的,具備自己的控制系統、驅動系統以及軟件,這決定了公司在機器人的研發上,尤其是在非標準化的生產上擁有獨特的優勢。因此,公司更專注于做特定的行業,等到在這些行業的示范性應用成功之后,公司的技術優勢可以支持其復制擴展到其他行業。另一方面,擁有自己的軟件,就能實現個性化的“定做”,從而就能實現與其他公司產品的差異化,而這恰恰決定了產品的定價。當然由于目前還未批量生產,談利潤、談毛利似乎都還為時過早。
在過去的20年中,在主營上的積累除了給公司提供了技術以外,還有一個龐大的客戶群。目前公司與國際前四大電梯整機廠商:美國奧的斯、瑞士迅達、德國蒂森克虜伯、芬蘭通力都有合作,同時與國內的康力電梯也是密切的合作伙伴。
對此,周總明確表示,公司早已瞄準了下游的客戶群。“我們有400多家電梯的配套公司,還有港口、礦山等等一系列的公司,那么這些公司里面他會有剪板啊,沖壓啊,彎板啊,焊接啊等等這樣一系列的應用,其實這些應用對于機器人的推廣來說,是很大的一塊潛在的土壤。”
東方證券左劍明提醒投資者關注后期公司的訂單情況,如果新時達真的能夠吸引到歐美國際巨頭的眼球,后期能夠陸陸續續地拿到實實在在的訂單,那么公司未來的前景還是值得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