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2-08-30 10:14 來源:中國工業報社
演講者:張曉侖/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參加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主辦的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我謹代表國機集團向2022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國機集團發展的工業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委省政府、德陽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
【發源于一機部,整合原機械工業部70多家單位】
國機集團是中央國有重要骨干企業,發源于第一機械工業部,由原機械工業部70多家科研設計院所、裝備制造和工貿企業整合發展而來,我們堅持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努力鍛造國機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積極踐行機械工業國家隊的使命和責任,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裝備制造行業發展貢獻國際力量。
本次大會以新能源、新智造、新時代為主題,聚焦清潔能源裝備共話綠色低碳轉型,很榮幸能利用這個寶貴的交流平臺把多年來國機集團在努力推進制造強國建設、打造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培育綠色低碳、數字智能發展新功能方面的實踐和思考與各位領導各位朋友進行分享。
作為以引領機械工業發展為已任的中央企業,我們深深體會,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必須夯實制造之基,賦能科技之力,搶抓綠色低碳數字智能的發展機會,夯實制造之基,是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前提和保障,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制造業興則經濟興國家強,制造業衰則經濟衰國家弱。裝備制造業更是制造業的脊梁,只有掌握基礎關鍵核心的裝備制造能力,才能夯實制造業的發展基礎,才能增強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信心和底氣。
【研制1000多項“中國第一”和“首臺套”裝備】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機集團研制了1000多項“中國第一”和“首臺套”裝備,填補了一個個裝備制造領域的空白:
1958年新中國第一臺拖拉機駛出生產線成為中國農業機械化的象征;
1965年第一臺人造金剛石合成裝備研制成功,開啟了中國超硬材料的產業化道路;
1978年中國二重制造出第一套原子能反應堆本體;
傳承百年的民族紡機工業已在行業規模、市場地位、成套能力等方面領先世界;
研制的地質鉆探裝備在礦產資源勘測項目中連續刷新紀錄;
一系列林業機械產品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市場空白;
我們還打造出了以8萬噸模鍛壓機為代表的一批國之重器,為冶金、礦山、能源、國防等領域的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裝備支撐……
作為我國裝備制造業從無到有,從小變大,由弱到強的親歷者、見證者、貢獻者、堅守者,我們深知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基礎在制造業,重點在制造業,難點也在制造業,出路也在制造業。
國機集團將繼續傳承紅色基因,庚續百年初心,扛起引領裝備制造業發展的使命和責任,挺起大國重器的時代脊梁。
【攻克大批“卡脖子”技術,補鏈固鏈穩鏈強鏈】
賦能科技之力是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關鍵和核心,指出制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雖然目前我國已經是世界制造業的第一大國,但仍然存在著諸多的短板弱項和“卡脖子”難題,尤其在當前復雜嚴峻的形勢下必須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緊緊扭住技術創新戰略基點,努力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通過實施工業強基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推動制造業產業鏈不斷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
國機集團繼承和發揚工業基礎科技研發領域傳統優勢,積極服務科技強國戰略,努力打造戰略科技力量,集團擁有5名兩院院士,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3本行業雜志,80多個標委會,作為7家央企之一牽頭組建中 央企業重大裝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創新聯合體,獲批關鍵技術零部件和農業機械領域方向原創技術策源地和高端農基現代產業鏈的鏈長,積極參與央企攻關工程,攻克了一大批關鍵技術,零部件、元器件、關鍵材料特種加工裝備的“卡脖子”技術,為補鏈固鏈穩鏈強鏈推動裝備制造業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做出了國際貢獻。
【有力支撐C919大飛機等眾多項目】
在冶金、能源裝備領域,我們助力能源裝備突破制造極限,成功研制出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在白鶴灘百萬千瓦水電機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等重大國家工程項目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航空航天裝備領域我們推進裝備自主可控,成功研制系列關鍵產品,有力支撐C919大飛機、AJ600兩棲飛機翱翔藍天,參與我國載人航天特種軸承研制,主力嫦娥5號登月。在地質領域我們牽頭研制了非制造部成套裝備,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制的高精度重力儀為珠峰高峰測量提供了歷史最好的海拔高程計算基準。
國機集團是科技助力制造業發展的受益者,也是用科技賦能制造業發展和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服務者,我們將繼續發揮原30家科研院所積淀的產業基礎共性基礎研究優勢,努力為我國裝備制造業創新轉型打造新的發展引擎,賦予新的發展動能。
【搶抓綠色低碳、數字智能機會已獲成效】
搶抓綠色低碳,數字智能發展之機是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方向和未來。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做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我們制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把握新發展機遇,應變局,遇新機,開新局,加快推動裝備制造業向綠色低碳、數字智能方向轉型。
國機集團也是搶抓機遇創新轉型的探索者和實踐者,我們積極推進綠色節能技術廣泛應用,在煤電解液化成套技術,氫氣規模化提純與高溫儲存裝備關鍵技術等領域,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攻克了低溫乙烯球罐輕量化技術、金屬加工業無害化循環再利用、工業廢氣凈化等技術,顯著提升了相關行業節能減排的效果。
我們與東方電器等企業協同開展風電相關零部件關鍵技術核心攻關,7兆瓦風電軸承已經實現了總集的實驗應用,為推動我國風電清潔能源建設實現雙碳目標正在做出積極貢獻。
我們加快推進裝備制造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成功開發了智能制造遠程運維管理系統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制造業服務水平,編制了汽車工程、農機裝備、紡織機械等五大領域智能工廠標準,形成了可推廣復制的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同時我們正在推動機械裝備云、中國農機云兩種行業公有云的建設,為促進傳統機械裝備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
我們積極助力四川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戰略,承接的德陽清潔能源科技裝備實際施工總承包項目將成為德陽國家級清潔能源裝備特色小鎮的重要窗口,集團在川企業國機重裝正在加快推進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將從清潔能源裝備研發與制造、工程承包與投資等方面為德陽市建設世界級清潔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做好支撐。
【未來向“新”而生,向“綠”而行,因“數”而智,化智為能】
新經濟、新智造、新時代,匯聚在今天大會主題下的我們,理當向“新”而生,向“綠”而行,因“數”而智,化智為能,共同為機械裝備行業向綠色低碳數字智能轉變貢獻力量。展望未來,國機集團將堅定深耕機械工業行業深入踐行央企的責任使命,立足產業報國,振興實體經濟,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助力我國裝備制造業向產業鏈、價值鏈的更高端邁進。國機集團也希望繼續得到各位領導各位同事的關心支持,與各位朋友攜手同行,共同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成功邁向制造強國。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2022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
2022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經國務院批準,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于8月27日至29日在四川省德陽市舉辦。
大會以“新能源·新智造·新時代”為主題,設置開幕式、主論壇、政策解讀、產業對接、產融對接、分論壇等系列活動。
大會旨在打造共話綠色低碳轉型、深化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交流平臺,進一步吸引全球高端資源要素加速匯集,為促進清潔能源裝備高質量發展、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貢獻力量。
8月27日,作為大會支持單位、頭部企業代表,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在大會主論壇作了題為《勇擔制造強國建設的時代重任》的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