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3-01-04 14:21 來源:中國能源報
2012年即將過去,回首這一年,能源市場發生了許多值得關注的事件。沒有什么能比數字更直觀、更清晰地表達這一年來全球能源市場所發生的改變。下面就讓我們用數字來盤點2012年發生過的重要事件。
96%
美國天然氣發電量大幅增長
雖然和石油、煤炭并稱為三大化石燃料,但天然氣受到的關注度卻遠不如它的兩個兄弟多。不過近幾年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頁巖氣大熱使得天然氣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其地位也大幅提升。在2012年,頁巖氣十分惹眼。
2012年4月,美國天然氣發電量同煤炭持平,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天然氣成為美國最重要的電力供應來源。自美國引導頁巖氣革命以來,其天然氣發電量不斷上漲。2000年至2012年,美國天然氣發電量增長了96%,而與此同時煤炭發電量逐年下降,從2000年的52%降至現在的42%。
毫無疑問,頁巖氣產量大增是這一切的關鍵。2012年9月,頁巖氣產量占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35%,而10年前這個比例還僅為2%。美國的天然氣產量也因此大跌至10年新低,一度達到2.75美元。這使天然氣變得更具經濟性,甚至搶占了可再生能源的風頭。
630兆瓦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項目安裝完成
2012年12月,裝機量達630兆瓦的全球最大海上風力電廠“倫敦陣列”完成了主要基建安裝。該項目從2012年1月開始進行安裝,由MPI Discovery、A2SEA's 和Sea Jack3家公司共同承建。2012年10月,第一批安裝的渦輪機已先行投入使用,項目有望于2013年春天開始全面運營,屆時將通過55個接入口連入英國國家電網。
2012年2月,位于英國坎布里亞郡附近海上的一座367兆瓦發電站開始運行,打破了英國北海薩尼特島300兆瓦海上風電站在2010年創下的世界最大海上風電站紀錄,但不到一年這個紀錄就又被“倫敦陣列”再次刷新。海上風電場項目規模的紀錄被英國屢次打破,除了其得天獨厚的風力資源條件,政府的政策扶持也是英國海上風電連創佳績的關鍵因素。
2017年
美國將成全球最大產油國
2012年11月,IEA發布《年度能源展望》稱,美國2017年將超越沙特,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到2030年美國將成為石油純出口國,2015年將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
IEA在報告中稱,得益于非常規油氣和生物質能產量的不斷上升,以及機動車燃油效率的提高,美國石油進口量將持續降低,到2030年可完全實現石油自給自足。據IEA預計,美國2015年石油日產量將升至1000萬桶,并在2020年升至1110萬桶,而沙特2015、2020年石油日產量分別為1090萬桶和1060萬桶。有趣的是,這份報告的結論同IEA此前的報告大相徑庭——彼時IEA曾一度認為沙特直到2035年都將牢牢霸占全球石油產量的頭把交椅。
此外,IEA在報告中還提到,美國的石油繁榮將加速國際石油貿易轉向,預計到2035年中東約90%的石油都將流向亞洲。而受中國、印度和中東需求的影響,2035年全球石油需求還將進一步上升。
50座
日本宣布2040年前關閉所有核電站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帶來的影響仍在持續。這個核電曾占電力供應30%的國家如今僅有兩座核電站在運行,其余的48座仍處在安全檢查中。2012年9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創新能源及環境戰略草案》,明確將于2040年前實現零核電。草案的基本方針為“早日實現無核電社會”,并提出三大原則:一是核電站運轉期限設定為40年;二是只啟動符合原子能委員會安全標準的核電站;三是不再新建核電站。果真按照《草案》,日本50座核電站到2040年將全部被關閉。除了日本,德國、瑞士、法國都在2012年做出要逐步淘汰核電的決定。
但日本反核局勢又在大選結束后發生了變化。2012年12月16日,日本大選結果出爐,自民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時隔3年重奪執政權。親核政黨的回歸令日本核電的前景再度撲朔迷離起來。
267萬桶
伊朗石油產量創23年新低
歐美國家因伊朗核計劃而決定對其實施的石油制裁于2012年6月底7月初相繼生效,伊朗核危機的影響也正式波及到了石油市場。自歐美等國宣布將對伊朗實施石油制裁以來,伊朗石油產量不斷減少,制裁生效后,其石油產量更是迅速下降。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顯示,伊朗2012年10月石油日供應量環比下降了3萬桶至267萬桶,為1988年來最低水平。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里,伊朗石油日產量至少下降了100萬桶。
在伊朗石油產量大幅下跌的同時,伊拉克則迅速崛起。10月伊拉克已經超過伊朗,成為歐佩克中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產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