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2-11-12 15:08 來源:中國工業報
歷史因為人民而偉大,新中國因為中國共產黨而朝氣蓬勃。
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偉大的中國人民與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又一次并肩站在歷史征程嶄新的起點上。
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十八大報告總結了十六大以來特別是過去5年來黨治國理政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對未來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戰略部署,進一步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歷史證明,已經走過91年光輝歷程的中國共產黨,有能力也有堅定的信念,將會繼續引領中國不斷開拓創新,探索科學發展之路,新型工業化道路會越走越寬,從而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十六大以來,世界見證了中國發展奇跡。這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近百年奮斗的結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不懈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歷程結出的碩果,也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努力爭先,劈波斬浪,砥礪前行,科學發展的偉大成就。
十年來,中國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成長為全球工業經濟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據統計,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品中,我國有220種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位,其中粗鋼、電解鋁、水泥、精煉銅、船舶、計算機、空調、冰箱等產量都超過世界總產量的一半。
2003~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4%,其中,2003~2007年年均增長17%。工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40%左右,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5%。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4.2萬億元,比2002年增長6.7倍。
除了在傳統制造領域保持領跑優勢外,高端制造也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天河一號”研制成功,我國第四艘載人飛船神舟九號首次實現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并安全返回,“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探至海下7062米深海,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支線飛機完成總裝下線并首飛成功……制造業大國地位初步確立,中國正快步邁向制造強國。
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
十六大以來,我國探索并形成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為工業和通信業發展指明了道路。十六大報告里提出,“要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
十七大進一步提出了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要把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實現兩化融合發展,促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軍民融合發展”。
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中國工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更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的必然之路。
令人振奮的是,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工業化基本實現,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的宏偉目標。
面對愈加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未來能否實現經濟總量的翻番目標,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擔當著尤為關鍵而重要的作用。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要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為此,工業戰線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協同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把全社會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
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是未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們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要牢牢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行更加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強化需求導向,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
當前,盡管國際形勢依舊比較復雜,但我國“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展望未來,我們堅信,堅持科學發展,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是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邁向未來的根本保證。
全體工業戰線,須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步伐,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