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3-04-02 10:30 《中華工控網》原創
2013年3月23日,2013年(春)科技自動化世界在深圳凱賓斯基酒店拉開帷幕。科技自動化聯盟成員德國倍福、易能立方、天津宜科、CET集團、中科院計算機順德分所、高威科、歐辰自動化等齊聚現場,以“一大三小”,即一場大會議三場小分會的會議模式,為OEM廠商、機械用戶代表帶來了一場“科技自動化”盛宴。
會議現場
一年之計在于春。科技自動化春季會議首選機械裝備產業密集、產業升級需求旺盛、極富創新精神的深圳,緣于會議主題“科技自動化助力裝備制造業邁入智慧工廠”,加之前期逢“兩會”召開,新一屆國家領導人上任,預示著科技自動化也開啟了新的旅程和新的希望。同時,此次會議也是借助“十八大”和“兩會”的春風,在科技自動化聯盟積極帶動下,為深圳科技自動化創新發展增添一抹春色。
會議由廣東省自動化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強開場致辭,他肯定了“科技自動化聯盟”的品牌理念,并表示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城市,深圳市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推動力都是最領先的,“科技自動化”春季盛會在此舉行的意義重大。隨后,德國倍福自動化中國區董事長梁力強,中國科技自動化聯盟榮譽會員、PLCopen協會中國主席彭瑜教授,中國科技自動化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易能立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健,中國科技自動化聯盟副理事長、中科院計算所順德分所所長陳冰冰以及廣東鍛壓機床廠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李建平圍繞著會議主題分別進行了精彩的演講。
1.廣東省自動化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強 2.德國倍福自動化中國區董事長梁力強
一直以來,“中國制造”都無法擺脫“低端”的標簽,加之目前國際市場并不景氣,國內市場競爭加劇,裝備制造商面臨極大的生存和發展挑戰,而且制造企業本身亦存在核心技術缺乏、產品附加值低、創新能力不足、自動化及信息化系統應用能力較差等重重問題。要建立獨特的競爭優勢,必須對傳統的研發模式和生產模式進行徹底改變,向智慧工廠邁進。
何為智慧工廠?彭瑜教授提出他的理解。他認為,數字制造和智能制造是智慧工廠的的基石。隨后,彭瑜教授通過PLC、機器人和CNC技術的結合和同步運行的演示和講解,同時聯合包裝行業的智慧工廠的PackML軟件平臺案例,深刻闡述了要發展智能制造、數字工廠、智慧工廠的架構理念和意義所在。
中國科技自動化聯盟榮譽會員、PLCopen協會中國主席彭瑜教授
其他聯盟會員則普遍認為,真正實現并推動裝備制造業轉型,要求生產車間的機械裝備需要集網絡化、柔性化、智能化、信息化、綠色化為一身,具備自動化物流和機器人系統,設備能夠快速進行配置和管理,實現在線檢測和遠程故障診斷,可通過軟件管理豐富的工藝庫,運行的歷史數據能有效儲存并進行智能挖掘等等。這些都是智慧工廠的重要特征,也是未來制造工廠的發展趨勢。
中科院計算所順德分所所長陳冰冰博士亦通過對傳統制造過程與信息化改造后的方案進行了對比,對傳統制造工廠的改造的過程、優點和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帶領現場人員全方位的對智慧工廠的升級改造進行了探索。
中國科技自動化聯盟副理事長、中科院計算所順德分所所長陳冰冰博士
會上,科技自動化聯盟還提出“智慧工廠”理論框架以及智慧工廠1.0的模型。易能立方董事總經理王健強調,該模型是著眼于最近3~5年可能實現的目標,希望不同行業的裝備制造商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為智能化、知識化和服務化奠定基礎;而終端制造業用戶,則可以據此確定自己在最近3~5年的技術和產品發展路徑。實現精益制造和敏捷制造,由資源驅動型向信息驅動型轉變。
中國科技自動化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易能立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健
2013年,我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雖然正在摸索前行,需要通過時間積累經驗。但正如德國倍福自動化中國區董事長梁力強先生所說的那樣,欣喜看到機械裝備產業密集的廣東地區廠家為了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規模化生產,對生產設備和工廠車間的自動化和信息化進行兩化融合。華南區企業對工業自動化信息化有著迫切的需求,面對這些需求和挑戰,需要行業學者、業內專家、自動化企業的共同積極的參與,以科技自動化為核心,推動裝備制造業邁入智慧工廠,促進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迎接自動化新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