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2-06-05 16:33 來源:中國能源報
5月17日,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政府與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簽訂《2012年度合同環境服務協議》,這是我國第一個地級市以上的大型合同環境服務合作項目。據悉,永清環保將投資5千萬元在新余成立子公司,配合新余市政府開展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工作,總投資達5億元。
與此同時,《中國能源報》記者還獲悉,環保部正計劃選擇一批條件較好的省、市和企業、項目,在環保設施的專業化社會化運營服務、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綜合管理服務、環境咨詢服務、環保產業聯盟和區域產業集群建設等五大領域進行合同環境服務的試點示范,而新余或將成為第一個合同環境服務示范城市。
政企合作的新模式
據了解,合同環境服務是《環境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重要組成部分,該規劃的核心是擬仿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環保領域引入合同環境服務概念。合同環境服務的責任主體包括兩類:第一類為排污企業(工業企業),即“誰污染誰負責”;第二類為地方政府,以收費的方式將環境責任集中起來,進而由政府集中采購服務。這兩類責任主體以合同或契約的方式,向專門提供環境服務的責任主體采購明確的環境服務并依據環境效果支付相應的費用。
“合同環境服務包括了合同能源管理,它是一個更大的概念。除了節能改造之外,合同環境服務還包括大氣污染治理、固廢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 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王中炯對本報記者表示,“其最大的亮點還是合同簽訂過程中政府的參與。”
王中炯認為,合同環境服務比合同能源管理更具備優勢。“就前期投入而言,地方政府可以選擇借助財政力量購買環境服務的方式,或者是由上市公司融資、地方再給予配套資金支持的方式。就效益回收而言,購買服務的企業可以前期直接付費,亦可后期按收益分成來付費。環保企業一般與地方政府直接簽約,或者是在政府的擔保下與排污企業簽約,所以回收風險相對較小。”
據簽約現場的一位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的合同環境服務主要包括實地調研、制定環境保護治理專項規劃,以及分步驟對環境污染項目進行治理等幾個方面。
新余樣本
據了解,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政府與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3月20日簽訂《合同環境服務框架協議》,此次雙方簽訂的《2012年度合同環境服務協議》則是對《框架》的細化和補充。根據協議,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將全方位為新余市人民政府提供環保治理領域的調研、規劃、咨詢和顧問服務,并參與新余市境內節能環保工程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工作。
“在新余開展合同環境服務十分必要。”新余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余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工業化率達60.1%,隨之而來的,就是環境與能源面臨的諸多挑戰。
劉捷表示,新余已經開始重視節能減排與環境治理的相關工作。有數據顯示,2011年新余共有減排項目52個,化學需氧量削減2871.1噸,完成動態任務比例104%,氨氮削減238.4噸,完成動態任務比例102.3%,二氧化硫削減5565.07噸,完成動態任務比例106.54%,氮氧化物削減2880噸,完成動態任務比例101.54%。
盡管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劉捷仍表示目前新余對于減排與環境治理工作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沒有起到治本作用”。“市委市政府作為環境治理的責任主體,面對社會公眾對環境日益提高的要求,必須從節能減排與環境治理的效果出發,找到真正解決環境惡化并使之好轉的途徑。” 劉捷說。
此外,新余還將依托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資源枯竭轉型試點城市等政策,積極爭取國家財政和環保部門支持,努力改善新余現有狀況。
新模式仍存挑戰
本報記者從新余與永清環保簽訂的《2012年度合同環境服務協議》中看到,今年11月30日之前,永清公司應向新余政府提交《2012-2016年度新余市環境保護與治理總體規劃》,經雙方評審通過后,再實施具體項目的招投標與管理工作。這意味著這一全國首例地級市以上的大型合同環境服務項目開始進入了實質性的運作階段。
劉捷與王中炯雖然表示“作為全國首例地級市合同環境服務項目的簽訂方,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雙方亦表達了完成項目的決心。
本報記者了解到,過去幾年中環境服務業已經開始逐漸得以實施,但目前并沒有完全發展壯大起來。“環保部門對環境監管力度不夠嚴格,企業治污的動力還不大。此外,整個環保產業發展水平也是參差不齊。”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所所長傅濤曾明確表示,目前環境服務業還面臨三重難關:首先是付費問題,如何將大量的環境需求轉化為有人付費的產業需求是環境服務業發展的第一個難題;其次是服務標準問題。隨著環保產業服務范圍的不斷拓寬,服務標準缺失現象愈發嚴重,如果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就無法衡量產業服務的價值;最后是技術集成問題。目前,我國的大部分市場化的環境服務公司致力于污水處理廠或垃圾發電廠等單一的廠站發展,在綜合處理和多種服務的經驗上有很大的欠缺,缺乏應對綜合性環境事務的能力。
“這些難題都需要在發展中摸索解決。其實節能減排也好,環境治理也罷,項目能否推進關鍵看領導層的決心。”上述業內人士稱。據悉,為推進減排與環境治理工作,新余市已經開始考慮對排污企業加倍征收排污費用,以加大企業減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