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2-05-14 16:56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談判已達3年左右、神華及通用電氣(下稱“GE ”)的合資氣化技術企業終于落地。昨天,這家名為“通用電氣神華氣化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正式掛牌,雙方持股比例1:1。合資公司將進行氣化與清潔煤有關的研究與開發,為國內化工業及發電項目提供氣化技術許可,并會涉及開發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業務。
作為兩大巨頭企業強強聯手的產物,該合資公司對殼牌、魯奇以及國內氣化技術企業的發展將會產生直接影響。
引進氣化技術
“氣化”,指的是將低價值的碳氫化合物燃料,主要有煤炭,轉化成高價值的產品——合成氣。氣化可以替代很多通常只能使用天然氣作為進料的工藝,并且氣化技術可處理煤和石油焦炭等進料,生產各種高附加值產品,用于發電、熱電聯產,以及生產氫氣、合成氨、甲醇和其他化學品。據相關統計預測,中國煤化工的進料需求,至2015年約為42萬噸/天,2020年時將超過170萬噸/天。
由神華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與GE共同組建的這家氣化公司,可謂是雙贏的合作。
神華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這為氣化技術的原材料提供了絕對的保證。另外,神華也在往化工產業上拓展。其在包頭所采用的技術路線就是煤氣化制甲醇,并將甲醇轉化為烯烴產品,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產量各為30萬噸/年。
由于早年都是海外企業擁有氣化技術的經驗,所以海外企業都是通過將技術許可協議授權給客戶。一位氣化技術權威專家透露,全國目前氣化技術最好的公司是GE、殼牌以及西門子、魯奇等,國內也有少部分企業在這方面開展了研究及實踐。
“比如說國內公司要引入一套氣化技術,那么技術提供方(如殼牌或GE)就會給對方一個報價,且幫他設計整套裝置,這種模式在中國沿用多年。”上述專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般情況下,一個化肥企業如果要投資30萬噸的合成氨項目,且需要氣化技術的話,那么氣化技術本身占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2%到5%左右,因此可以說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而對GE來說,之所以與神華結盟,也因為有一個“盜版”的問題。前述權威專家透露,國內有所大學的氣化技術與GE的非常像,但在技術工藝上有所不同,這讓GE也很煩惱。如能借助神華的平臺,進一步改良自己的產品且推廣到全國范圍內,顯然對它十分有利。
GE公司某高層向記者表示,GE每年在氣化技術領域的收入是1億美元,且大部分來自中國。
或遭遇“水土不服”
不過,海外公司的氣化技術推行并非一帆風順。前述權威專家告訴記者,殼牌氣化技術在2001年~2009年時被很多國內企業所引入,但由于裝置運行遇到“水土不服”,也曾受到過質疑。有媒體報道稱,殼牌在華簽訂的10多個煤氣化技術轉讓合同中的23個氣化爐中,已開工的不到一半。但該說法沒有得到殼牌的證實。
而對GE來說,盡管現在在國內也簽署了52個技術許可協議,但假設GE不能找到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那么有可能會被其他同行所超越。而這個同行恰好就是殼牌。
雖然殼牌的氣化技術曾在中國遇到過種種問題,但隨著引入更多的國內合作伙伴,且降低生產成本之后,其市場開拓情況或將更好。
2009年,殼牌在國內認證了3家企業,包括東方鍋爐、蘇州海陸重工、無錫華光鍋爐,生產氣化爐與合成氣冷卻器內件;2011年,殼牌又再度攜手惠生工程,共同開發新型混合氣化技術示范裝置,并推廣到煤化工、制氫及化肥行業。這一系列舉動,都會對其他氣化技術企業帶來壓力。
另外,今年3月,工信部發布了《先進煤氣化節能技術推廣實施方案》,將選擇19家左右以煤為原料的大、中型合成氨等化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形成一定規模的以先進煤氣化技術為龍頭的煤氣化能力,爭取替代780萬噸常壓固定床煤氣化能力,實現年節約標準煤171萬噸。政策上的扶持趨勢,無疑將給氣化技術企業帶來更多機遇。
名詞解釋:
“氣化”,指的是將低價值的碳氫化合物燃料,主要有煤炭,轉化成高價值的產品——合成氣。氣化可以替代很多通常只能使用天然氣作為進料的工藝,并且氣化技術可處理煤和石油焦炭等進料,生產各種高附加值產品,用于發電、熱電聯產,以及生產氫氣、合成氨、甲醇和其他化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