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2-05-02 12:03
西門子目前在中國擁有43000多名員工,建立了16個研發中心,其中有2300多名研發工程師,每年可以產生一千多個專利項目,在中國還有90多個合資公司和眾多生產基地,堅信未來西門子在中國可以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的發展。就像西門子經常提到的一個說法,立足于中國,服務于中國市場。
中國與西門子合作發展智能電網
西門子是最早與中國政府簽訂相關合作協議的公司(1985年10月29日,西門子與中方在北京簽署《西門子公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機械工業、電氣工程和電子工業等領域開展合作的備忘錄》,西門子是第一家應邀與中國開展如此深入合作的外國企業)。
2011年6月28日,西門子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簽署了延續全面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默克爾和正在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了簽字儀式并見證了備忘錄的簽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和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旭德(PeterL.scher)分別代表雙方在柏林簽署了諒解備忘錄。羅旭德表示:“西門子與中國的合作已經超過了一個多世紀,此次諒解備忘錄的延續為雙方的合作開啟了新的篇章。”
西門子將繼續致力于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擴展其在華機構職能,并在創新方面與潛在的中國伙伴共同合作,特別是包括智能電網、電動汽車和綠色出行等在內的新興產業領域。隨著中國不斷加快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西門子將與中國繼續分享其在工業生產方面的先進技術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
“這些領域都是我們的優勢所在。我們最廣泛的與環保相關業務組合以及全球的成功經驗將為西門子和中國以更加可持續的方式實現巨大增長創建更廣闊的平臺。”羅旭德表示。
在這一全面合作框架下,西門子承諾將繼續支持中國的中西部開發戰略,與中國優秀企業共同開拓國際市場以推進“走出去”戰略,并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我認為這一諒解備忘錄的延續是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之間實現全面、跨領域、長期合作的典范,共同發展、實現雙贏是這一合作的最終目標。”羅旭德表示,“這重申了我們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堅定承諾:西門子立足中國,服務中國,面向全球。”
西門子與中國企業合作共推智能電網建設
——新奧、西門子參與中德生態園智能電網建設
2012年4月25日,新奧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在德國漢諾威簽署協議,在中德生態園智能電網領域開展合作。據了解,新奧集團與西門子集團在能源規劃和智能電網建設方面走在行業前列。建設智能電網是中德生態園在集約高效利用能源方面的有益嘗試,規劃利用“1托N”的泛能站和泛能微網構建中德生態園泛能網。
——西門子與威勝簽訂表計硬件供貨協議
2011年12月20日,威勝集團有限公司與西門子股份公司在湖南長沙正式簽署表計硬件供貨協議。威勝集團董事局主席吉為先生,西門子電網智能電網業務集團全球首席財務官BerndHaetzel先生,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依據本協議,威勝可將其智能電表產品,同時也包括智能水、氣、表產品,通過西門子全球的銷售網絡銷往中國大陸以外的所有地區。同時,雙方將針對客戶的定制化要求,共同完成新產品的設計、研發和生產,為客戶提供技術領先、質量可靠、性價比高的智能計量產品。
西門子是智能電網全球領導者之一,威勝為中國領先的智能計量設備與能效管理服務的供應商。簽訂此表計硬件供貨協議,除了表明威勝的能力得到了西門子的認可,也是雙方自2010年5月15日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后共同努力達成的階段性合作成果。我們相信通過此協議,威勝將更有效地發展海外市場。
——上海電氣攜手西門子搶占中高端風電市場
2011年12月9日,上海電氣公布,與西門子的一大戰略聯盟:雙方將分別成立兩家企業,兩大企業的中外雙方股份都為51%和49%。這意味著上海電氣在繼續其風電發展策略:擺脫低端競爭,進入中國和全球中高端風電市場。
對于以往很多中國風電企業直接獲取海外風電廠商的技術授權不同,我們還了解到,這次上海電氣和西門子雙方都將把自己的技術放在合資公司內。程幸之說,不管是雙饋技術還是直驅技術,都會是未來合資公司考慮的風電技術路線。盡管直驅技術受到原材料稀土價格的大漲而可能會讓市場對直驅技術的前景有所擔憂,但是程幸之認為這是一種暫時現象,“不能說直驅技術就要比雙饋技術差很多,各自都有優勢。”
由于中國水域條件與海外不一樣,所以西門子風機還需要進一步的本土化,憑借上海電氣這一國內第一大電氣設備制造商的身份,其零部件采購、銷售網絡、與國有風電場投資者(如電力央企、地方電力企業)的關系也更加具有優勢。
——羅尼爾聯手西門子共同建設智能電網
2011年7月28日,羅尼爾(天津)智能電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智能電網項目,加快促進企業的科技研發和市場開拓,為其早日發展成為科技小巨人打下堅實基礎。
據了解,羅尼爾(天津)公司是西門子(中國)公司在全國選定的發展智能電網的首家合作企業,雙方約定由羅尼爾(天津)公司引進西門子公司能源轉換全套產品和解決方案,面向全國開拓市場。
——西門子加強與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的合作
2011年7月6日,西門子與中國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在京簽署了智能電網合作研究備忘錄。西門子將與國網能源研究院一起,共同研究新一代電網“智能電網”領域先進的技術方向、新興商業模式和可能的技術解決方案及其技術標準化方向。西門子將為中國智能電網的飛速發展盡獻力量。
西門子中國智能電網應用業務部智能計量及智能電網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羅伯特和國網能源研究院總工程師葛旭波在儀式上簽署了備忘錄。國家電網公司國際合作部副主任陳國平、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和西門子中國智能電網應用業務部首席執行官肖松博士出席了簽約儀式并見證了備忘錄的簽署。
——特銳德與德國西門子展開戰略合作
2011年4月18日,特銳德與德國西門子公司日前在青島簽定戰略合作儀式。簽約雙方將就技術轉讓、聯合開發、工藝管理、技術培訓等方面實施合作。此次合作還將加速提升特銳德高端電力設備的研發能力、制造技術及工藝水平,加快特銳德向國際高端電力設備制造企業邁進的步伐。
據悉,本次特銳德與西門子合作主要有3個項目:應用于高鐵的10kV環網柜技術,應用于軌道交通的35kVGIS(免維護充氣柜)技術和聯合開發35kV多單元GIS組合電器。
協議的核心條款是GIS核心技術、生產工藝的引進與聯合研發。該項技術產品是控制高壓輸電網絡配電的開關設備,主要應用于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項目,屬于高端高科技產品,擁有能量損耗小、養護成本低、環境適應性強等優勢,在國際、國內市場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其中35kVGIS技術的引進和聯合開發將填補目前國內配網開關設備在煤炭等領域的空白。
——西門子聯手榮信開拓中國智能電網市場
西門子與榮信電力電子(以下簡稱榮信)簽署協議,雙方計劃在中國建立一家合資企業,共同開拓迅猛發展的中國輸電市場。這也是西門子劍指中國智能電網以來跨出的最實質性的一步。
西門子能源首席執行官戴恩與鞍山市副市長張世超出席了雙方在北京舉行的簽約儀式。西門子中國能源業務領域輸電與配電集團總經理肖松和榮信電力電子總裁左強代表雙方簽署了協議。肖松表示:“這家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進一步加強雙方在柔性交流輸電領域各自的技術優勢。合資公司提供的系統解決方案將更符合中國市場的實際需求,并提升雙方的市場競爭地位。”
與西門子一樣,榮信在國內輸配電業也來頭不小,目前該公司在節能電子行業龍頭地位穩固,其主導產品高壓無功補償裝置SVC,在國內市場上的占有率達50%以上,裝機數量全球第一。
左強說,“我對合資企業的未來充滿信心。榮信的創新與活力和西門子的嚴謹與可靠是完美的結合,會使我們的合資企業在柔性交流輸電系統領域做出更好的成績,為中國電網建設做出更多的貢獻。”
“在未來十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這一合資公司的成立進一步證明了西門子致力于中國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戴恩表示,“作為一家在節能領域領先的企業,我們致力于為中國客戶提供廣泛的電力技術,提高節能效益并減少排放。”
中國將繼續引領世界發展
羅旭德說,中國的“十二五”規劃中強調的重點,其實與西門子規劃的幾個未來業務大趨勢不謀而合。“一是西門子非常重視的健康醫療行業,我們不僅重視高端的健康醫療的服務和產品,同時也非常重視農村的健康醫療,這與中國的規劃非常吻合;二是節能和能源方面的發展,西門子非常希望能通過合作,促進中國綠色增長;三是我們非常重視幫助中國進行產業升級,提高產業的生產力和整合的深度”。
羅旭德說,中國政府把今年經濟增長的目標調低至7.5%,這也顯示出中國政府更加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當然我也認為這是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模式將繼續下去,中國的增長勢頭還是要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將會繼續成為引領世界發展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