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5-07-08 14:2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港股正加速成為國內機器人企業融資的寶地。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10家機器人以及相關產業鏈企業選擇在香港聯交所披露了招股書。
這些企業也并非“無名之輩”,其中不乏業內響當當的新銳獨角獸,如倉儲物流機器人AGV/AMR的國內龍頭企業極智嘉;國內酒店機器人的龍頭企業云跡科技等。
而如工業機器人知名企業埃斯頓,機器人關節企業兆威機電,知名海外人形機器人廠商配套企業三花智控,家庭清掃機器人頭部企業石頭科技則在A股機器人板塊“成名已久”,并紛紛致力打造A/H雙上市平臺。
其中,三花智控作為近期最受關注的A+H機器人企業,已經率先于6月23日完成IPO,其IPO后股價一度沖擊26.90港元/股,H/A折價更一度接近消失,可見機器人行業在港股之火爆。
機器人企業在港股“扎堆”上市,與當前國內企業IPO生態,以及機器人企業的發展階段息息相關。
市場人士指出,港股成為機器人企業上市寶地,主要得益于香港市場融資環境相對寬松,包括對新興科技企業接受度較高,上市門檻較低等。但另一方面,機器人企業扎堆上市也折射相關公司處于行業發展關鍵期,需要通過資本市場加速商業化進程等。
紛紛卡位細分“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機器人企業在短短兩個月中扎堆沖刺上市,但每家企業都在嘗試切分自己在資本市場的專屬“蛋糕”。
如極智嘉、斯坦德機器人、仙工智能均屬于移動機器人賽道。但細分來看,極智嘉為AMR(自主移動機器人)領域的全球性龍頭企業,為“AMR第一股”。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2024年的收入計,極智嘉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倉儲履約AMR解決方案提供商,且已連續六年保持這一領先地位;其客戶包括806家全球不同企業,交付數量累計達到56000臺。
另一家移動機器人企業斯坦德機器人則聚焦3C、汽車制造、半導體等場景,致力成為“工業具身智能第一股”。灼識咨詢數據顯示,按銷量計算,截至2024年,斯坦德機器人為全球第五大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3.2%)及第四大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
而與斯坦德賽道相似的仙工智能,雖然也聚焦移動機器人板塊,但使用場景更偏向重型制造業,其品類聚焦智能叉車,頂升機器人等。
在產業鏈環節上,仙工智能更聚焦機器人控制系統軟硬件開發領域。根據灼識咨詢,公司2023年~2024年為全球機器人控制器銷量第一,控制器適配300+種零部件,服務1500+集成商與終端客戶等,可謂“機器人控制器第一股”。
而在服務機器人賽道,云跡科技、石頭科技均為行業翹楚。
其中,云跡科技深耕酒店場景,以酒店送餐機器人打開市場,并通過場景深挖、場景延伸等接入清掃等場景。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3年其機器人智能體的收入為1.38億元,市場占有率為9%,其在酒店場景的機器人智能體市場及智能體市場均排名全球第一。
不過,云跡科技顯然不滿足于這個細分賽道。在招股書中,云跡科技披露,2024年,公司在機器人智能體市場擁有可適應三維多層空間的機器人參與者中、在線機器人數量及服務消費者數量排名全球第一,其同時在線機器人數量單日高峰超過3.6萬臺。
除以上“第一股”外,機器人配套企業也均為各細分賽道的第一股。如埃斯頓為重負載工業機器人第一股;三花智控為機器人熱管理賽道第一股;兆威機電為一體化微型傳動系統第一股;石頭科技為掃地機器人“A+H”第一股等等。
打響港股IPO翻身仗
從以上企業的經營情況來看,由于處于高研發投入和高競爭環境之下,機器人企業短期的經營狀況并不理想。
根據Choice數據顯示,在以上10家于近期申請IPO的企業中,多達七家企業當前處于虧損狀態,僅三花智控、兆威機電、石頭科技三家公司2024年處于盈利狀態。
具體來看,極智嘉、埃斯頓2024年虧損均超8億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移動倉儲、制造業行業終端機器人需求有限,行業競爭加??;而云跡科技2024年虧損超1.8億元人民幣,主要因高研發投入尚未完全轉化為公司業務。
其他擬港股IPO企業中,樂動機器人、臥安機器人、斯坦德、仙工智能也均在2024財年出現虧損,原因也與行業競爭加劇有關。
根據高工咨詢數據,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約30萬臺,同比下滑5%,主要受下游光伏、鋰電等行業投資收縮拖累。此外,2024年6kg負載六軸機器人降價明顯。同時,大量企業開始嘗試跳脫國內存量博弈市場,并探索在海外擴張的可能。
從資本化節奏來看,港股IPO也是這些企業在競爭中增厚商業化資本,增加海外知名度,以期未來具身智能時代獲得長足發展的關鍵。
港股100強研究中心專家余豐慧認為,從企業自身經營角度來看,上市可以為機器人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以加速技術研發、市場擴展及品牌建設等多方面的投入。此外,公開上市也能增強企業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戶。對于一些依賴重資本投入的機器人企業而言,通過港股上市籌集的資金可以幫助它們緩解財務壓力,優化資本結構,從而更加穩健地推動業務發展。因此,選擇在港股上市是這些企業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步。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經濟學家鄭磊則指出,港股對未盈利企業的包容性較強,部分板塊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機器人企業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研發和市場拓展,尚未實現盈利,港股的這一政策為它們提供了上市融資的機會。
他還表示,目前港股機器人板塊的估值水平呈現出一定的分化態勢。部分頭部企業由于其在細分領域的領先地位、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和良好的市場前景,獲得了較高的估值。從行業整體來看,機器人行業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市場對其未來發展潛力有較高的預期,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企業的估值。
香港上市流程短也是吸引內地機器人企業赴港上市的一個主要原因,眾多機器人公司去香港上市,更容易形成完整的機器人板塊,獲得投資者關注,得到合理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