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0-02-02 13:52 來源:機經網
中國09年石油對外依存度52%的消息一直使得當局警戒,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近期曾表示,2010年中國將加快布局和建設天然氣儲氣庫,并增加國家石油儲備,同時發展民間石油儲備。
作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占到全球原油消費的9.7%。按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期,中國今年的石油日需求量將達到860萬桶,相當于中國最大的內陸油田--大慶油田每日原油產量的逾10倍。而中國乘用車2009年銷量超千萬輛、同比高達53%的大幅增長,也勢必刺激未來汽油消費飆升。
產需量的巨大落差,令中國無可避免的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之一,2009年,進口量首度超過2億噸達2.04億噸,對外依存度亦突破50%的國際警戒線。國際油價的波動以及地緣政治的變幻,直接著攸關小至國民出行、大至經濟命脈的整體國家安全。
儲備規模,2020年達百天進口量
深諳此中利害的中國,為此早在2003年起就開始籌建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并于2008年建成首期舟山、鎮海、大連、黃島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
2009年9月24日,庫容量300萬立方米的新疆獨山子油儲基地宣布開工,標志著第二期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全面展開。據發改委規劃,整個二期工程庫容為2680萬立方米(約合1.69億桶),擬包括8個戰略儲備基地。除新疆獨山子外,庫容300萬立方米的蘭州基地亦于去年12月動工開建。
不過,中國擴充戰略儲備的步伐并不止于此。張國寶早前就表示,根據經合組織(OECD)的標準,石油儲備需不少于上一年90天的凈進口量,而中國距此還相差甚遠。因此,在二期建設以后,還將建設庫容2680萬立方米的第三期的石油儲備基地,并于2020年完工。
消息指,重慶萬州、海南省和河北省曹妃甸等都有可能入選。屆時,中國將形成相當于100天石油凈進口量的儲備總規模。
逢低買進,去年每桶成本為58美元
如此龐大的在建原油儲備規模,引發市場對這一中國買家因素可能刺激國際油價上升的預期。事實上,中國從2006年8月起用了30個月時間悄然完成向第一期戰略石油儲備基地注油1640萬立方米(約合1.02億桶)的行動,期間,國際油價波幅顯著,最高見147美元,最低見36美元。
法國興業銀行大宗商品亞洲主管表示,“中國政府清楚,匆忙建立戰略石油儲備會對市場造成巨大影響,所以他們的做法很聰明,沒有急于求成。”
張國寶坦承,2008年油價147美元一桶時,高盛預測說要到200美金,當時感到壓力很大,后來經過專家研究分析,我們最終判斷不會再這么貴地去買它……我們所儲的原油都是在油價最低的時候儲的,也沒有影響到國際油價的波動。近日,他又透露,2009年石油儲備成本為每桶58美元左右。
花旗銀行亞太區經濟與市場分析部董事總經理沈明高接受《經濟通通訊社》查詢時則表示,決定石油儲備收益和成本能否均衡的因素一是買入價格、二是儲備期限。他認為,現時國際油價處于每桶80美元仍屬偏高水平,預料未來一兩年都將保持在80-90美元之間波動;而儲備期限則與儲備方的流動性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