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日,值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2006亞洲國際自動化技術與設備展覽會(FAA&INTERKAMA ASIA)召開之際,由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MM現代制造》雜志社聯合主辦的“創新&安全——2006第二屆CIIF·MM·新自動化論壇”在上海錦江湯臣洲際大酒店隆重舉行。共有業內資深專家、著名跨國公司的代表已經來自各行業的用戶代表近200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今年是國家“十一五”戰略階段的第一年,環保、節能、安全、高效正在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主流方向,其中以安全尤為重要。針對當前國家各類工業安全事故頻發,安全形勢嚴峻的問題,在國務院剛剛頒發了《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的前提下,利用先進自動化技術實現裝備安全,生產過程安全,制定更完善的安全標準正在成為眾所關注的熱點。
無論是用高新自動化技術振興裝備制造,還是實現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技術的自主創新精神不可或缺。在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自主創新作為一種工業技術發展的指導精神被提到國家戰略主體的層面,提出了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本次論壇得到了機械工業聯合會、上海市等政府高層的關注,并得到了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ODVA國際組織、PROFIBUS國際組織、OPC基金會、FF現場總線基金會、浙江大學、同濟大學、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等十幾家國內外相關機構與協會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來自《國內外機電一體化技術》、《PLC&FA》、《世界儀表與自動化》、《測控儀表自動化》等近十家國內知名自動化行業媒體記者也共同見證了這一盛會。
論壇由大會主席、前中國機械部儀表局總工程師朱良漪先生、浙大中控技術集團總裁金建祥教授、美國ARC咨詢集團資深分析師王智勇先生、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馮曉升研究員、歐姆龍自動化、美國熱點公司代表在內的9位演講者圍繞新時期自動化的前景與挑戰、持續創新的障礙與對策、工業安全自動化技術、功能安全標準、工業無限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煤成氣發電與自控系統,以及過程儀表和前饋控制在煤礦、電力等不同行業的應用,交流了國內外最新技術、市場動態,共同探討了工業自動化在工業安全中的作用,以及新時期自動化技術的創新思想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