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06-08-25 16:38 《中華工控網》原創
登封農民自建變電站求解缺電難題
2005年7月14日,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鎮煤炭協會籌資建設的變電站開始運營了。這是一家農民籌資建的變電站,平價供電,不求盈利,救活了當地十幾家因為缺電而停產的企業,打破了電力輸配必須經由電業局的模式,也向我國存在已久的電力壟斷格局發出了挑戰。變電站的運營獲得了當地政府和企業的支持,同時也在實際運作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電力短缺致使企業倒閉
8月18日上午,登封市大冶鎮嵩山特材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機聲隆隆,一片紅火景象。這是當地的一家福利企業,大多數職工都是殘疾人。該公司的主營產品是磨料磨具,年生產能力8萬噸,在全國同行業排比中位居第二。
“我的企業當初開建時,看中的就是這塊市場,當時登封電力供應充足,可是到了2002年企業建成后,電力輸送嚴重緊張,工廠只得停工?,F在,多虧了我們當地農民辦的一所變電站,不但讓我先欠費使用電,還資助給我流動資金?!贬陨教夭募瘓F有限公司董事長孔德夫告訴記者。
公司的隔鄰就是一家發電廠,從發電廠的配電室到廠區的配電室只有120米遠,但對屬于并網發電的電廠來講,配電的權力并不在他們。
看著投資6000多萬元的工廠不能開工,孔德夫心急如焚,跑市里、跑職能部門,主管市長來了一次又一次,協調會開了一場又一場,但是電還是沒能送到。
電,讓孔德夫投資創業的豪情一下子降到了冰點,他不明白,為什么登封市一些發電廠的電賣不完,而他們的企業沒有電用呢?在他的一個電力賬本上,清楚地記錄著下面的一組數據:
2003年,公司實際用電量4560萬度,占實際需要的32%;2004年,實際用電量3485萬度,占實際需要的24.8%;2005年1月至7月末,實際用電量1500萬度,占當年同期需要的18.3%。
“如果按照我的訂單,我公司每年需要用電在2億度左右,但是電力的限制,讓我不敢接受訂單,害怕違約。”孔德夫說。這使得企業在建成頭3年里,虧損了800多萬元,而當時國際市場對磨具磨料的需求旺盛,這個結果讓很多人想不到。
與孔德夫有相同命運的還有當地的14家企業,他們都是在2001年時開始建廠,但由于電力短缺,先進的設備蒙上灰塵,廠子關門,投資者們不得不外出躲債。
“這些企業前期的投資大多都在1000萬元,投資者想法籌措資金把廠子建成了,但是因為沒有電,遲遲開不了工,最后把流動資金也花光了。現在沒有了啟動資金,這些廠子即使有了電,也無法開工了?!贝笠辨偢辨傞L韓迎旭說。
電成為很多企業家的心病
董桂范,今年54歲,登封市政協常委,當地有名的農民企業家,登封市大冶鎮煤炭協會會長。
董桂范從1984年起開始辦煤礦,事業最高峰的時候,曾經擁有7個礦井。讓董桂范沒想到的是,他會因為電而引來廣泛關注。
2001年時,全國煤炭行情一路看漲,但電力的短缺成了董桂范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我的礦從1990年開始就不斷停電,即使按照現在的造價,停電給我帶來的損失建10個這樣規模的變電站也用不完?!?月18日上午,董桂范介紹了自己辦變電站的初衷。
雖然經濟上的因素讓董桂范盼電心切,但這還不是主要的因素。董桂范每個月都要下礦井幾次檢查安全。2002年的一天,董桂范例行下井檢查工作,就在他檢查完要出井的時候,礦上突然停電了,董桂范被困到井下。
“我被困在井下4個多小時,最后工人用鋼絲繩系在了我的腰上,一點點把我拉了上來?!睂δ谴蜗戮睦仟N,董桂范至今記憶猶新。
出井后,董桂范直接就去了附近的鄭煤集團大平煤礦找關系,想通過這家國有煤礦架一條通往自家礦井的線路,以保證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故。
“當時這個礦上的負責人看到我這個狼狽樣,就同意了我的要求。就這樣,我的煤礦用上了雙回路電,解決了經常停電問題?!?
可2003年時,事情又出現了意外。
當年頒布的《安全生產法》規定,為了避免因為停電造成安全事故,煤炭礦井必須使用雙回路電源。登封市要求各個礦井必須進行雙回路改造,驗收工作由登封市電業局組織進行。
“我的礦井中,有兩個礦井是單回路,其他的5個礦井是雙回路,也就是電業局和大平煤礦兩條供電線路。電業局在驗收的時候,單回路礦井簽字合格,而雙回路的礦井被確認為不合格,要求我必須拆掉來自大平煤礦的線路,否則不簽字驗收?!倍鸱墩J為這樣的規定很不合理,可5個沒有簽字的雙回路礦井還是停產了。
“我將這件事情反映給了鄭州市的有關領導,一位副市長對于這種現象也提出了公開的批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