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項能效標準急需制定
http://m.sharifulalam.com 2006-06-29 11:20 來源:中國工業報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標準化研究所近日公布了我國主要耗能產品節能潛力排名,工業鍋爐位居首位。按照這項研究測算,如果23種主要耗能產品都制定并較好地實施能效標準,到2020年,我國主要用能產品累計可節電254.22億千瓦時,折合1.28億噸標準煤,比今年預計新增煤炭產量還要多。據記者了解,目前工業鍋爐、變頻空調、電熱水器、打印機等產品能效標準的制定已排上議事日程。
該所高級工程師林翎告訴記者,這項研究結果是在相關行業協會提供系列數據的基礎上,對每一類產品實施能效標準進行綜合分析后得出的。數據包括用能產品的實際使用量、預計新增量、目前能耗水平,并結合國家產業政策走向以及發達國家同類產品能耗水平。節能潛力位居前10類的產品依次是工業鍋爐、熒光燈鎮流器、電動機、變壓器、家用電冰箱、房間空調器、集中空調、水泵、雙端熒光燈和風機。按產品分類,23種主要用能產品包括家用耗能器具、辦公設備、照明器具、工業耗能設備和商用耗能設備等。
林翎介紹,目前我國90%的工業鍋爐以煤炭為燃料,與國外鍋爐的平均效率相比,我國燃煤鍋爐的平均效率要低12%~15%以上。如果通過制定和實施新標準,將工業鍋爐運行效率從平均65%提高到75%,到2020年將累計節約標準煤3565萬噸,減排碳2419萬噸、氮氧化物36.83萬噸、二氧化硫52.85萬噸、微細顆粒物224.41萬噸。
據了解,主要用能產品實施能效標準的節能潛力,是我國能效標準制修訂順序的主要依據,此外還要考慮成本經濟效益、制定和實施標準的能力、標準的可接受性、采標率,以及配套政策等綜合因素。其中,節能潛力包括節能量和節能效率,以節能量為主;制定和實施標準的能力包括測試、認證、監管、執行、評估等能力;可接受性涉及制造商和用戶;采標是指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配套政策包括能源定價、經濟激勵、研究開發、需求管理等方面相關政策的影響。
采訪中,林翎強調,過去我國只有少數產品制定有能效標準,此次研究形成的能效標準體系框架表中列入了60項標準。其中,已批準發布的能效標準24項,包括納入能效標識制度的《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房間空氣調節器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已完成制定或修訂的能效標準4項,分別是電力變壓器、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燃氣熱水器和電源適配器;已在或計劃制定中的能效標準10多項。
由于剩余36項都是急需制定的標準,林翎建議,有關部門要在明確能效標準是強制執行標準的基礎上,加強監督和監管力度,確保用能產品能效標準得到有效的執行;盡快擴大實施能效標識的產品范圍。企業要嚴格執行能效標準,大力開發生產節能產品,降低節能產品市場價格。同時,在全社會形成以節能為榮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