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2006年5月29日-- GE宣布為中國客戶提供“綠色創想”認定的顏巴赫燃氣內燃機,利用煤礦和垃圾填埋場產生的甲烷氣作為燃料來發電,以此積極支持中國開發經濟的可替代能源,同時控制工業廢氣的排放量。
GE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杰夫—伊梅爾特(Jeffrey R. Immelt)在5月29日GE“綠色創想”在中國的正式啟動儀式上引用顏巴赫的燃氣內燃機技術作為典例,闡述GE如何能夠幫助全球客戶來解決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
顏巴赫燃氣內燃機既可使用天然氣又可使用其他多種特殊的燃料來發電,包括垃圾填埋氣和煤礦瓦斯、或者如生物氣、污水沼氣、可燃性工業廢氣等可替代燃料。顏巴赫內燃機既可給現場供電,又可為區域電網助力。
“GE創新型顏巴赫燃氣內燃機幫助中國客戶成功減少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包括從煤礦和垃圾填埋場產生的甲烷氣體,同時又擴大了中國利用可替代能源來發電的運作能力。”伊梅爾特說,“此項技術為利用現有的經濟的可替代能源開辟了途徑。”
開采煤礦過程中會釋放甲烷氣(即煤礦瓦斯),垃圾填埋場也會釋放甲烷氣。與同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的二氧化碳(C O2)相比,甲烷氣的溫室氣體升溫量(GWP)是二氧化碳的21倍。使用甲烷氣發電,減少了來自煤礦或垃圾填埋場需要被排放到空氣中或被燃燒的溫室氣體。
2005年末,利用煤礦瓦斯作為燃料發電的顏巴赫燃氣內燃機被認定為GE“綠色創想”產品。
2006年4月,把垃圾填埋氣轉換成能源的GE顏巴赫應用技術通過公司嚴格的環保和運營性能標準,正式被認定為“綠色創想”產品。
“綠色創想”是GE公司對全球客戶作出的承諾,幫助客戶解決各種嚴峻環境挑戰,例如對更清潔、更高效的能源資源的需求、進一步減少廢氣排放、充足的凈水資源。在“綠色創想”的倡導下,到2010年之前,GE將每年投資15億美元用于研發“綠色”技術。
“綠色創想”項目認定的多重審批程序包括獨立的第三方審計,以確保準確性以及對技術性能的完整客觀的記錄。
經過特殊改良的GE顏巴赫燃氣內燃機系統結合了耐久性、先進高效燃燒力以及監測能力等特點,能夠更好地處理由于燃料質量和供應的變化所帶來的各種棘手問題,使煤礦瓦斯和垃圾填埋氣項目無論從環保角度還是經濟角度都具有吸引力。
中國目前面臨著控制廢氣以及提高電力行業獨立性的兩大挑戰課題,針對這種情況,煤礦瓦斯和垃圾填埋氣能源運用項目在中國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作為擁有28,000座煤礦的世界最大煤炭開采國,中國正努力迅速提高煤礦業的環保能力和作業安全性。
2006年1月,GE向其在中國授權的內燃機經銷商香港捷成洋行提供了兩臺集裝箱式顏巴赫內燃機機組,作業地為距安徽省會合肥北部150公里處的淮南謝橋煤礦,用抽取出來的煤礦瓦斯進行發電。捷成洋行將這兩臺機組提供給淮南煤礦的所有者和經營者--淮南礦業(集團)瓦斯利用分公司。
根據與當地配電局簽署的電力購買協議, 2006年5月初兩臺1.4兆瓦的 JGC 420 GS-S.L 型發電機組開始向區域電網供電。
淮南煤礦的成功運營是顏巴赫燃氣內燃機在華利用煤礦瓦斯發電的典范。在GE 的“綠色創想”中國區啟動儀式上,淮南礦業(集團)瓦斯利用分公司由于致力改善環境而贏得了榮譽。
目前全球共有100臺已投入運營使用煤礦瓦斯的顏巴赫機組,每年發電約15億千瓦時。使用煤礦瓦斯代替天然氣發電每年節省約130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此外,將煤礦瓦斯在顏巴赫內燃機中轉化為電力可減少約85%排放到空氣中的煤礦瓦斯,相當于每年減少了30,000-40,000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與此同時,國內城市發展迅速,產生大量填埋垃圾,逐漸分解形成垃圾填埋氣。為了降低垃圾填埋氣的排放,中國國內許多城市正逐步建立現代城市固體廢氣物處理中心,如使用甲烷氣的發電廠。
目前,全球約有1,050多臺使用垃圾填埋氣的顏巴赫燃氣內燃機投入運營,總裝機容量達到991兆瓦, 每年發電79億千瓦時,足以為中國420萬家庭提供電力。
總部設立在奧地利的GE顏巴赫燃氣內燃機業務部是全球往復式內燃機、發電機組和供熱機組生產商,為全球僅有的專門研究燃氣內燃機技術的公司之一。
關于GE能源集團
GE能源集團(
www.ge.com/energy)是世界領先的發電設備和能源輸送技術的供應商,2005年集團銷售收入為165億美元。總部設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GE能源集團提供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跨越能源行業各個領域,包括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可再生能源如水電、風能、太陽能與生物氣能;以及其他可替代能源。
GE能源集團擁有眾多“綠色創想” 產品,“綠色創想”是GE在全公司范圍推行的旨在積極主動為市場帶來創新技術以幫助客戶解決棘手的環境問題的一項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