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06-05-10 09:41 《中華工控網》原創
上世紀末,我國平均每年有14次大面積停電事故,其中由于繼電保護原理性缺陷導致的事故占一半以上。電力保護控制的安全性與快速性難以兼顧,一直是威脅電網安全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簡稱“南瑞繼保”)在這樣的前沿技術難題面前知難而上,堅持不懈地進行自主創新,成為該技術領域的先行者,領跑著中國電力自動化。10年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榮創立了南瑞繼保,如今,公司已發展為我國電力保護和控制領域最大的研發中心和產業化基地。業界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在中國的電力自動化行業,外國公司不怕相互之間的競爭,就怕和南瑞繼保競爭。”
繼電保護獨領風騷
面對威脅電網安全的世界性難題,國家電網公司電力自動化研究院副院長沈國榮沒有退縮,而是從解決技術難題入手。經過10年潛心研究,他終于攻克了這一技術難題。隨后,以這一理論為核心,他們先后開發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由30多項專利技術、一系列專有技術構成的快速繼電保護技術體系。
當這一原理以及相關技術被應用到電網中時,一向在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外大公司服了:工頻變化量原理的繼電保護動作時間比國外縮短了1/3以上!實際測試和工程運行也證明,沈國榮的工頻變化量保護是國內外在保證可靠性、安全性前提下動作速度最快的繼電保護。如今,工頻變化量保護原理已經作為電網的第一主保護,廣泛應用于我國電力系統。1998年以來,我國電網再也沒有發生過像美國、俄羅斯那樣的大面積停電事故。
領先的技術為南瑞繼保帶來了廣闊的市場。這些年,南瑞繼保先后參與了三峽輸變電工程、“神六”發射基地電力保護控制、南方電網穩定控制系統等眾多國家重大工程的建設。權威統計表明,中國500千伏電網輸電線路微機保護中,南瑞繼保產品占全部保護裝置的39%,排名第一,遠遠高于西門子、ABB、GE等跨國公司。
科研成果快速產業化
1992年,沈國榮以超前的意識,提出了微機化快速繼電保護產業化思路。幾年后,他果斷地將這一思路付諸實踐,將原來的微機繼電保護課題組發展為完全走向市場的公司。現在的南瑞繼保,正是由此衍生而來。
走過產業化的初創期、大規模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期、應用領域拓展期三個階段,當年只有幾個人的“作坊式”的小公司,如今已發展為750多人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規模10年翻了100倍。“經過多年的努力創新,公司已逐步開發出了以原創技術為核心的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穩定系統,開發了以技術綜合、系統集成創新為特色的發電廠、變電站電氣監控系統,進入了以技術引進、消化吸收、改進提高、再創新實現的直流輸電控制和保護系統等優勢明顯的技術領域。”沈院士這樣解釋公司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路徑。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良性循環所催生的獨具特色的高科技產業化模式,帶來了南瑞繼保的持續高速發展———產業化不僅給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證,而且也是技術不斷創新和提高的源泉。目前,南瑞繼保已形成年產60000臺繼電保護和控制設備、16000面繼電保護和控制屏柜的現代化生產體系。2005年,公司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上繳稅收2.9億元,人均銷售收入超過260萬元,成為我國電力自動化領域實現科技與產業有效結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