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06-03-21 11:21 來源:控制工程
需求特點:傳統(tǒng)應用領域對成熟產品的繼承應用將是主要的。新興應用領域對高新技術產品需要會多些。隨著發(fā)展,高新技術產品的應用會逐年增加。
需求主要產品的結構:"十五"期間,自動化主控系統(tǒng)仍將以D C S和工業(yè)控制計算機為主。大型D C S系統(tǒng)以國外產品為主的狀況近期將不會有大的改變。PLC及基于IPC的國產D C S和工業(yè)控制裝置在中小工程應用將占主導地位。
現(xiàn)場總線智能儀表及現(xiàn)場總線控制系統(tǒng)(FCS),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市場需求將逐步增長,但D C S與FC S并存將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時期。
"十五"期間,用戶對主要產品的水平要求,總體上以20世紀90年代水平的產品為主。對產品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性能價格比以及技術服務要求更高。
電工儀器儀表。由于國家一系列拉動內需政策的出臺,未來幾年之內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仍會有大規(guī)模投資,預計這期間對整個電工儀器儀表產品的需求每年將增加8~10個百分點,年需求電工儀器儀表產品的數(shù)量將超過7000萬臺(套)。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產品的升級,市場需求結構將逐步調整,由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過渡。
安裝式電表、便攜式電表、數(shù)字儀表的技術含量亦將增加,產品水平不斷升級,雖然產品年需求總量不會有太大變化,但總銷售額會不斷增加,預計年增長幅度為8%,從2001年的35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51億元。
科學測試儀器。預計"十五"期間,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主要用戶部門的需求量中,要求具有20世紀90年代中檔成套分析儀器占60%、低檔分析儀器占25%和高檔分析儀器占15%。光學儀器,預計2005年需求量將超過400萬臺,其中雙筒和天文望遠鏡產量達到200萬臺左右。
試驗機到2005年,國內市場總需求量超過4萬臺,其中機電一體化產品將占50%~60%。金屬試驗機需求量約1.2萬臺(套),非金屬試驗機1.1萬臺(套),工藝試驗機2000臺(套),力變形檢測儀器1000臺(套),平衡機2000臺(套),振動臺與沖擊臺1000臺(套),無損檢測儀器1萬臺(套),汽車平衡機1000臺(套),產品品種達1500種。
氣象海洋儀器,預計"十五"總需求量為72萬臺(套)左右。環(huán)保儀器儀表到2005年將擴到42億元,到2010年將擴到110億元。到2005年用于現(xiàn)場總線及智能化儀表的壓力、溫度、流量、液壓傳感器;用于環(huán)保等領域的多功能傳感器;航天航空領域的微傳感器等的需求量將達到50萬只左右。接插件類產品,預計"十五"期間將以15%比例遞增。